ITP患者求科普

2019年开始注意血小板低,当时68。之后七七八八的,反正也不影响工作生活,就没当回事。 2021年底,体检42,也没太在乎,年后身上常淤青,测血小板数24,之后21,10,12,三甲检查,要求住院。入院静脉血常规8。 每天静点一瓶维C,皮下一针特比澳。四针之后,第五天空腹血常规25。 此外HP呼气实验阳性,根除前血小板数21,吃药三天血小板数10,就没再继续吃药。大夫说建议治,但也不强求,我暂时也就没再吃消炎药。 希望这里有专业的病友,能帮我更好的分析病因病情,让我能对自己的病有个深入的了解。

今天去西苑医院医生给我开了这个药,之前一直喝的是维血宁颗粒,医生说说这个药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个药是一个乙类的药物,只能报销一部分,而且非常贵,一盒就有190块钱,里面只有六只口服液体,而且这个药的成分是不公开的。

一起交流
一起交流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5386.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9月12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 康复的血液病患者从不是因为幸运

    99%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对疾病的无知、恐惧和盲目应对!很多人在患血液病后都特别恐惧,不知道要怎么面对疾病,有人说患病后的人很多不是因病去世的,很多是因为被吓的去世的;而有些人是病急乱投医,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而被疾病打败的。那么面对血液病,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战胜它?事实上,我们身边成功康复的人很多,有些已经顺利的度过了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细细…

    2022年7月4日
    1.2K00
  • 六年的治ITP病升血小板的经历

    希望给我女儿治病的经历及我现在才感悟到的一点启示能给新病友一些帮助。女出生年月:2002年8月 发病时间:2009年7月中旬第一阶段:发现病情(2009年7月中旬——10月中旬) 2009年7月中旬孩子从黑龙江回天津,到天津一周后发现两条小腿有几块大块的紫青,起初没在意,一周后还有,7月30日去天津血研所化验发现血小板20,儿科专家竺…

    2022年9月8日 治疗过程分享
    1.3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糖尿病伴血小板减少

    我妈妈有糖尿病,医生一直开了不少的药吃,有:阿司匹林,复方血栓通,胰激肽原霉片,甲钴安,二甲双胍。后来二甲双胍吃了胃肠反应大,改吃格列美脲片。吃了4个月。一开始这些药,月经量那是超乎想像的大,必须要用上成人尿不湿。月经量大的第三个月,做了诊断性刮宫,第四个月发现月经量更大,住院,发现血小板只有27了,血红蛋白88。在我们区医院做了骨髓穿刺,结果是红系增生明显…

    2024年2月27日
    57900
  • 血小板参考值125到350和100到300有什么区别

    以前我的血小板是在165-210之间波动,正常值范围是100-300(阻抗法)。这两次我测的血小板是165和180,正常值范围是125-350(阻抗法),同样测得血小板是165,在125-350的范围下我的血小板是不是比以前低了?两种阻抗法是同一种方法被提高了正常值范围,还是用了不同的方法所以范围不同?(因为我的血液病有些特殊,所以到底低不低很重要,不要回答…

    2023年2月20日
    10.7K10
  • 体检时无意中发现抗体导致血小板少

    大家好!我是今年4月体检时无意中发现血小板低,当时只有47无任何其他症状,后做了骨穿,医生诊断说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外加缺铁性贫血。 5月中入院治疗,用了大剂量激素,血小板迅速回升至正常范围,医生说激素治疗效果很好,住院五日后便出院了,自行在家口服激素治疗,并配合广东中医院的李达医生的中药辅助治疗。(李达是个好医生,人帅对病患也很好,有时没时间去广州看病,李达…

    2023年9月9日
    59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