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

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红骨髓总容量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再障发病原因有:化学因素;物理放射性物质因素和生物因素(病毒感染,如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等)。

乙肝一般不会引起再障。不过,长期的慢性乙肝会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会引起门静脉高压在引起的脾大、脾亢,脾亢会吞噬血小板,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建议患者进行上腹部CT,肝胆彩超,肝功能等等检查,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门静脉分流术等等治疗。

乙肝
乙肝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病因,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该病被叫做病毒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肝炎类型至今还没有确认,约75%由非甲非乙型肝炎引发,颇有可能为丙型肝炎,其中一些由乙型肝炎引发。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并发血液病?

乙肝是一种慢性嗜肝性疾病,如果患者长期得不到科学有效治疗,患者其他脏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肝损伤的加剧,还可出现多种类型的血液病。乙肝引起血液病主要是因为病毒直接损害骨髓干细胞核染色体而引起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肝病多有免疫功能紊乱,有的病人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种抗体吸附于血细胞或游离于血液中,是导致血液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二、肝脏受损时,肝脏对机体的中间代谢产物及外来毒物的解毒能力降低,使之在血液中的浓度持续增高,从而使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这个时候肝功能通常会出现异常。
三、肝炎病毒感染后在骨髓中复制,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引起造血功能异常。此外,也可引起骨髓微环境障碍或通过细胞免疫及生长因子,从而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
乙肝危害严重,并发症多,不止血液病一种。所以不可放之任之,应及时接受科学的治疗。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54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下午5:03
下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10:29

相关推荐

  • 再障服用中药多久有效

    所有的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工作都曾遇到患者询问几天能治好?多长时间能治好?这种询问经常发生在诊脉、检查、辩证、开方都完成之后,有时候确实让医生难以回答,临床疾病的情况千变万化,治疗效果和疗程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准确预测,但是又不能不回答,如果告诉患者不知道或不能预测愈期,往往出现患者放弃治疗、不予购药的情况。 门诊和微信回复中总有患者问多久…

    2022年7月6日
    74600
  • 频繁输血的再障病人“铁过载”不容忽视

    铁过载是怎么发生的? 理论上,每1毫升浓缩红细胞含有1毫克铁,每1U单位的红细胞(200毫升)含铁100毫克。除了月经及上皮细胞脱落丢失铁外,人体并不具有有效的排铁机制,因此,在贫血状态下,自身会通过小肠进行代偿性吸收过多的铁来满足造血需要。久而久之,产生输血依赖,反复多次输血让大量外源性铁进入体内,且无法及时得到排解,最终发生“铁过载”! 铁过载的危害,一…

    2022年7月12日
    590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

    1 引 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亦称为再生不良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临床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病程中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据统计亚洲的再障发病率高于欧美,我国1986-1988年全国21个省调查年发病宰为7.4/106,急性再障发病率1,4/106,慢性再障发病率为6.0/106,而台湾地区为10.0/10’,1982年·1…

    2022年7月11日
    735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中医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中医谓之“髓劳”,属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范畴,已有的研究认为免疫功能亢进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凋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关于“髓劳”的治疗,目前主要围绕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造血刺激。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髓劳”中的应用得到不断推广,使得年轻患者(≤40岁)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2~82% …

    2022年8月8日
    37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篇

    再障的治疗大体可分为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从根本上改善受损的造血干细胞,治疗疾病本身,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或者免疫抑制治疗 (IST),使残存的正常或受损干细胞恢复造血。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在专业中心进行恰当的处理措施,对疾病治疗开展得越早…

    2022年7月7日
    54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