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儿童和成人的获得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计数减低,骨髓正常,且无其他疾病的证据。典型儿童ITP急性起病,6个月内自行缓解。典型成人ITP隐袭起病,很少自行缓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和发病机理 :

1、脾分离和血小板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
2、大部分患者血小板生成正常或减少。抗血小板抗体与巨核细胞结合,导致血小板生成无效。
3、ITP患者血小板表面IgG增加。大部分ITP患者存在特异性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
4、抗血小板抗体的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无重要意义。
5、与血小板计数相比,出血时间缩短,表明血小板功能正常或增强。
6、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影响血小板聚集。
7、15-20%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基础病变有关,被称为“继发性”ITP。
8、慢性ITP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Evans综合征)。自身抗体可同时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或中性粒细胞。
9、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出现异型球蛋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点
1、大多数患者出现较长时间紫癜(大于2个月)。
2、瘀点多出现在下垂部位。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出现粘膜血泡。
3、常见紫癜、月经过多、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也可见胃肠道出血和血尿。颅内出血不常发生,但
是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4、明显出血罕见。即使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10000/mm3),大多数患者也不会发生大出血。
5、脾脏可触及,表明ITP不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实验室特点

1、血小板减少是最根本的异常。应进行血涂片检查,除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体积正常,也可增大。
2、除非发生严重出血,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3、凝血试验正常。
4、出血时间正常或大致正常,不能预示出血的危险。
5、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加,较幼稚,多倍体较少。

☺治疗、病程和预后

成人自行缓解者罕见,儿童自行缓解者常见。

提升血小板
提升血小板

早期治疗

1、偶然发现无症状的轻度或中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追踪观察,无需治疗,但需查明潜在病因,如脾功能亢进。
2、血小板计数超过50000/mm3的患者,通常不会自发严重出血。

严重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出血的治疗

1、急性出血患者需立即输注血小板。尽管血小板寿命可能缩短,但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
数升高。
2、血小板输注后可立即静脉输注IgG 0.4-1.0/kg、IgG lg/kg.d静脉输注,连用2天,3天内大多数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lg/d,连用3天,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增加。
4、6-氨基己酸可有效控制急性出血。

糖皮质激素治疗

1、严重血小板减少使微血管内皮变薄,糖库质激素可逆转这种异常。在血小板计数升高之前,紫
癜常有所改善。
2、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抗体致敏血小板的分离和破坏,增加血小板生成。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4、强的松1mg/kg·d口服,适用于有症状的患者、及血小板计数在30000-50000/mm3、出血危险性增加的患者。
5、60%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50000/mm3以上,l/4患者完全恢复。复发大多发生在强的松减量或停药时。
6、在考虑脾切除之前,强的松治疗的疗程取决于出血的严重性、维持疗效所需的强的松剂量、及脾切除的危险性。

脾切除

1、三分之二患者脾切除后获得持续完全缓解。即使严重血小板减少,脾切除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性很低。
2、静脉输注IgG可暂时缓解血小板减少,用于术前准备。
3、如果术中大量出血,应输注血小板。
4、大多数患者脾切除后数日内出现疗效,10天后才出现疗效者少见。术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大于150000/mm3,预示手术疗效持久。
5、脾切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6、所有患者至少术前两周如有条件可接种肺炎链球菌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7、脾切除后复发者,半数在6个月内复发。
8、脾脏短程放疗对不能耐受手术者有一定疗效。

妊娠和分娩期间ITP的治疗

1、妊娠妇女出现血小板减少,且既往有ITP病史,或无其他明显病因血小板计数低于75000/mm3,则认为其患ITP。
2、在所有分娩时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妇女中,仅2%患ITP。大多数妇女为妊娠血小板减少症。部分妇女为先兆子痫,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3、妊娠早期用强的松治疗,用法与非妊娠患者相同。静脉输注IgG有助于延迟脾切除时间。
4、如果病情允许,应延迟进行脾切除,因为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可能自行恢复,而且脾切除增加胎儿死亡和早产的危险性。第4-6个月早期是进行脾切除的适宜时机。
5、母亲患ITP,4%-5%婴儿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既往有ITP病史的母亲,婴儿也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母亲以前曾生过患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婴儿,新生儿很有可能再次发病;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加重,也可以在分娩后首次出现。
6、强的松仅用于治疗母亲的血小板减少。
7、建议采用常规方式分娩,并立即监测新生儿血小板。如果妇女以前曾生过患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婴儿,应进行刮宫产。
8、静脉输注IgG、糖皮质激素及输注照射后血小板,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应进行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3956.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5月21日 下午1:39
下一篇 2023年5月22日 上午10:18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从今年6月份开始,断断 续续出现血尿,并伴有血块, 曾到广元072医院看过,也作过骨髓检查属正常。肝脾也正常。在医院曾冲洗过膀胱,作过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当时为16,服药益血生胶囊和氨肽素片,几乎 每周查一 次血小板,依次为32,54,42,32,52,血尿还 是间断常有,想知道这种病到底要怎样治,到哪个医院治最好,才能彻底治好,让血小板上升到一个正常人的稳定…

    2024年4月2日
    72300
  • ITP骨髓巨核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在一张1.5cm×3cm骨髓涂片中,骨髓巨核细胞正常参考值:7-35个。巨核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正常骨髓中的一种能生成血小板的细胞,核很大,但数量非常少,正常情况下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为7-35个,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取骨髓液作涂片,低倍镜检找巨核细胞,计数其巨核细胞。在一张1.5cm×3cm骨髓涂片中,骨髓巨核细胞正常参考值:…

    2023年10月12日
    2.3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依然像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

    连着两天给两位小伙伴过生日,体重什么的已经不在乎了哈哈哈哈第一次见识了海底捞过生日的大场面哈哈哈哈哈。看着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大男孩要回河北了,以后要在北京工作,他跟我说付姐其实我很喜欢西安也非常想要留在这儿。他说的我都懂,从上学到工作七八年的时候都在这儿生活了,已经是第二个家乡了。希望他以后一切顺利,再去北京的时候还能一起吃饭。 昨晚复查结果不好。我应该是一个…

    2023年10月25日
    63100
  • 接没接种疫苗感染新冠病毒会怎么样?是否会严重?

    疫情的第三年,还有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吗?染新冠病毒会怎么样?是否会严重?这个问题其实在血小板减少病友群里面很多人经常问,因为有血小板减少基础病都在不稳定期间大部分都没有接种疫苗!所以经常会问这些: “因为怀孕加哺乳,疫苗还没打。本身是过敏体质会得荨麻疹和湿疹。有得过荨麻疹的朋友打了第一针以后荨麻疹爆发,劝我别打。现在断奶了,又放开了,不打有点感觉在裸奔。如果…

    2022年12月14日 治疗过程分享
    3.3K10
  • 有多少是怀孕导致血小板少的?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发现的,我是怀孕4个月的时候才发现的,以前一直很正常,包括怀孕第三个月建档的时候还很正常(现在无比怀念血小板数值在3位数的时候啊)第四个月查,突降,很可怕,先去的263,后去的协和,做的骨穿,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又去人民医院血液科,开始用药,拿了生血颗粒和胺肽素吧,期间升升降降,直到怀孕末期,33周检查的时候,突降到七千,被收入院,…

    2022年5月11日
    1.1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