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脾切除有效吗?

ITP为什么脾切除有效?
患者提问:   
  我血小板最开始只有10个,然后住院住了一个疗程,21天。期间一直输液,输两瓶止血敏,一瓶维生素,还有一瓶地塞米松,期间吃的药物有奥美拉唑, 氨肽素片,还有罗红霉素. 后来检查血小板升成了38个. 家里又去找了中医.给开了中草药, 血小板还是低控制不了, 我现在用那激素药现在变的很胖,肚子很大,脸也很圆很浮肿.后背上和脸上起了很多红疙瘩 没办法出门了都. 听说血小板减少脾切除有效,是怎么回事,望专家给解答一下,指点迷经。

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

专家回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因为免疫功能紊乱,脾脏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在脾脏破坏,所以患者血小板减少。激素治疗就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升血小板的,但是长期应用有很多副作用且一旦停药极易反复,易产生耐药性。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39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12日 下午3:59
下一篇 2024年2月12日 下午4:22

相关推荐

  • 住院血小板越住越低,吃3颗艾曲血小板1234

    3月26日入院时血小板23。次日接受了甲泼尼龙和白介素注射液,血小板反而降为10,再降到9,然后两天丙球的冲击血小板再次降为6。停止丙球后,医生发现我扁桃体发了炎,应该是白介素的副作用,开始用消炎抗生素,两天后血小板开始升回16。 当白介素用到第12天,导致咽肿了胸闷,我叫停了,只用甲泼尼龙,,血小板开始回到二十几。后来的一周,升到36,53,再降到25。这…

    2023年1月5日
    1.9K00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家住在内藏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伊尔方也镇,我和我爱人张古林2007年5月20月来赤峰。   我爱人带着我坐公交大客(车),8月2号下午2时坐车,8月3号6点到医院。王医生接待我们来到了一楼挂号,(办理)住院手续,带我们来到11楼找贾医生,贾大夫把我安排在11床,打针吃药医治我的血小板减少症。我在9月4号吃完中午饭,喝了药,没事了我就出门走一走,腿咔嚓一下走…

    2022年7月5日
    1.2K00
  • 血小板长期为0会怎样?

    请帮忙看下。媳妇半年前查出血小板减少,后住院确诊是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紫癜。住院吃激素,一天52片,住院前血小板是9,几天院住下来是170,出院一个星期后再次低到9。因为西医治疗这个病只有用激素,激素的副作用又特别大,就没有在吃激素。后去省立医院找中医,吃了中药后今天检查的吓到我们了,血小板0随后又去省立医院找中医看的,中医说吃中药就是慢,实在不行就…

    2023年7月28日
    96400
  • ITP的主要诱因及饮食习惯的问题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杨教授:1,ITP主要的诱因共有几种?各种诱因与各种治疗方案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诱因可能有a,长期服用了某些导致血小板降低的药物;b,细菌或病毒感染促成了血小板抗体的产生;c,脾病变导致免疫系统紊乱;d,其它内分泌系统病变导致了免疫系统紊乱e,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等等;治疗方案:激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免疫抑制剂,切脾,其它药物。是否诱因a,…

    2023年6月5日
    968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适当活动呢?

    血小板减少患者面临的主要危害就是出血,因此,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患者要适当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外伤。 但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只是限制活动,并非是“卧床不起”。 限制血小板减少患者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别要注意保护头颅,不使其受震荡或摔伤,以免颅内出血。要以安卧或静坐休息为宜,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等精神刺激。要注意安排正常作息时间,避…

    2023年5月27日
    1.1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