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为规范我国AIHA的诊治,经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专家讨论,特制订本共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一、AIHA诊断、分型及特异性检查

1.诊断标准:

①血红蛋白水平达贫血标准。②检测到红细胞自身抗体。③至少符合以下一条: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或绝对值>120×109/L;结合珠蛋白<100 mg/L;总胆红素≥17.1 μmol/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2.分型:

(1)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2)依据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所需的最适温度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包括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 CAS)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 PCH)]和混合型。
(3)依据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自身抗体阳性型和自身抗体阴性型。自身抗体阴性型AIHA临床符合溶血性贫血,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而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3.特异性检查:

(1)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

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DAT)检测被覆红细胞膜自身抗体。温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37 ℃,冷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0~5 ℃。②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温抗体。③冷凝集素试验检测血清中冷凝集素。冷凝集素是IgM型冷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0~5 ℃。冷凝集素效价>1∶32时即可以诊断CAS。CAS的DAT为补体C3阳性。④冷热溶血试验检测冷热双相溶血素(D-L抗体)。D-L抗体是IgG型冷热溶血素,在0~4 ℃时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但并不溶血;在30~37 ℃发生溶血。PCH的冷热溶血试验阳性,DAT为补体C3阳性。

(2)病因学检查:

无基础疾病者诊断为原发性AIHA,有基础疾病则为继发性AIHA。

二、AIHA治疗

迅速脱离接触病因(如药物),控制原发病(如感染、肿瘤),AIHA治疗才有好的效果。

1.支持治疗:

①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AIHA由于存在自身抗体,增加了交叉配血难度,增大了同种抗体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危险。②输血时机应根据贫血程度、有无明显症状、发生快慢而定。对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能排除同种抗体者须立刻输注红细胞。对于慢性贫血患者,HGB在70 g/L以上可不必输血;HGB在50~70 g/L时如有不能耐受的症状时可适当输血;HGB在50 g/L以下时应输血。③检测自身抗体抗ABO、Rh血型特异性,对供者进行选择及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完全相合时,选用多份标本交叉配血中反应最弱的输注。缓慢滴注,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④抢救时不强调应用洗涤红细胞。⑤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行血浆置换术或者免疫抑制治疗。⑥输血前加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和减轻输血反应的发生。

另外,注意碱化利尿、利胆去黄,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2.糖皮质激素:

推荐在无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情况下应用。按泼尼松计算,剂量为0.5~1.5 mg·kg-1·d-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换算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用至红细胞比容大于30%或者HGB水平稳定于100 g/L以上才考虑减量。若使用推荐剂量治疗4周仍未达到上述疗效,建议考虑二线用药[3]。急性重型AIHA可能需要使用100~200 mg/d甲泼尼龙10~14 d才能控制病情。

有效者泼尼松剂量在4周内逐渐减至20~30 mg/d,以后每月递减(减少2.5~10.0 mg),在此过程中严密检测HGB水平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变化。泼尼松剂量减至5 mg/d并持续缓解2~3个月,考虑停用糖皮质激素。

冷抗体型AIHA多为继发性,治疗与温抗体型AIHA不同,详见继发性AIHA治疗。

3.二线治疗:

以下情况建议二线治疗: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或维持剂量超过15 mg/d(按泼尼松计算);②其他禁忌或不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③AIHA复发;④难治性/重型AIHA。二线治疗有脾切除、利妥昔单抗、环孢素A和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等。

(1)脾切除:

对于难治性温抗体型AIHA,可考虑脾切除,尚无指标能预示脾切除的疗效。脾切除后感染发生率增高,但不能排除与免疫抑制剂有关,其他并发症有静脉血栓、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

(2)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剂量为375 mg·m-2·d-1,第1、8、15、22天,共4次。也有报道显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d)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并不降低疗效。监测B淋巴细胞水平可以指导控制利妥昔单抗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等。HBV感染患者应在抗病毒药有效控制并持续给药的情况下使用利妥昔单抗。

(3)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

最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长春碱属药物等,一般有效率为40%~60%,多数情况下仍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环孢素A治疗AIHA已经较广泛应用,多以3 mg·kg-1·d-1起给药,维持血药浓度(谷浓度)不低于150~200 μg/L。环孢素A不良反应有齿龈/毛发增生、高血压、胆红素增高、肾功能受损等。由于环孢素A需要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后才起效,建议初期与糖皮质激素联用。他克莫司和霉酚酸酯用于难治性AIHA也有报道。

4.继发性AIHA治疗:

继发性AIHA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其余治疗同原发性AIHA。
多数冷抗体型AIHA是继发性,治疗AIHA的同时保温非常重要。

5.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部分AIHA患者有效。血浆置换对IgM型冷抗体效果较好(37 ℃时80% IgM型抗体呈游离状态),但对其他吸附在红细胞上温抗体效果不佳,且置换带入大量补体。

三、AIHA疗效标准

1.痊愈:

继发于感染者,在原发病治愈后,AIHA也治愈。无临床症状、无贫血、DAT阴性。CAS者冷凝集素效价正常。PCH者冷热溶血试验阴性。

2.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红细胞计数、HGB水平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均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DAT和IAT阴性。

3.部分缓解: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GB>80 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DAT阴性或仍然阳性但效价较前明显下降。

4.无效:

仍然有不同程度贫血和溶血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标准。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672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午3:24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上午10:27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查病毒?为什么要查有没有细菌感染?

    为什么要查有没有细菌感染?幽门罗杆菌正常人携带率很高,幽门罗杆菌在日本在意大利都是作为一个很常见ITP原因,如果有症状会让做胃镜,没有的会让吹口气,如果幽门罗杆菌感染,灭了幽门罗杆菌以后有30%-40%,幽门消灭掉就会好了。 为什么查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两个最能常见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也伴有类似ITP表现的病毒感染,急性的还有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尤其小…

    2023年6月17日
    13400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期间容易犯的错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期间,不容患者犯一丝一毫的错误,否则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者来说更是“煎熬”!但多数患者对病情知之甚少,也并非专业医者,难免会有所“失误”,以至对治疗有一些影响。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提个醒,希望大家能够在其治疗过程中,避免犯错! 其一,不是所有血小板减少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少患者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就盲目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

    2023年6月15日
    14000
  • 血小板低,冲了两次丙球,请求帮助怎么治疗

    小孩1月份发现血小板低,当时60左右,1月到6月小孩好多次发烧,感染,哮喘,支气管发炎等,但血小板也一直在50以上,医生建议不用管,8月19日去看了中医,吃了一周药再没吃,9月没再管,十一出去玩,有感冒发烧,10月20日测血小板20,马上去医院冲了第一次丙球,冲了后第三天上到156,当时还有咳嗽,医生说为了巩固,开了激素,每天2片吃了一周半,板值正常,于是停…

    2022年9月16日
    53600
  • 莫名其妙的出红点?要小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病群体里,有很多患者都是早期发现出血点,皮肤淤青淤紫才去医院做的检查。对此,某患儿家属也是这样:给孩子洗澡时突然发现孩子的小腿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像针尖似的红色点,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认为孩子可能是夏季引起的皮肤稍过敏。便不在意。过去一周左右。孩子小腿部位的红色点已经分布到大腿内侧。这下可急坏了该患儿家属,连忙抱孩子往市里儿童医院看诊。 经过医…

    2023年6月6日
    325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对血小板减少这个病一无所知,感谢让我在治疗上少弯路

    对血小板减少一无所知,感谢让我在治疗上少弯路!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每个家庭都有一段难忘那个的历程,每一个人都有一篇精彩的故事,生活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它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我可能脆弱的因为一句话就会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 初发病治疗史 大家好,我是病友交流群 儿童I…

    2022年5月1日
    1.1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