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异常要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

再障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会严重影响骨髓造血系统的功能,而且易发和感染,甚至危害生命。面对这种高发性血液疾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又如何应对呢?

血小板危害
血小板危害

导致再障贫血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第一个高危因素就是吸烟,很多疾病都是由吸烟引起。大量数据表明,吸烟会增加2~4倍的患病风险。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
第二,长期接触工业化工产品。包括染料、橡胶、制革、油漆、印刷、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因此,从事一些与之相关“高危职业”的人群,应高度警惕、做好防护。
第三,长期的熬夜,会使免疫力下降,当人体的免疫系统没有修复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疾病时,这样便会侵入人体,会很容易受到感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在因素——遗传,但遗传几率较低。

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

那么如何早期筛查呢?

其实,无论是何种疾病,医学界都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针对再障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做血常规检查,来判断下血细胞里是否减少;其次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医生会进行骨髓涂片分析,来判断造血是否存在异常。再进一步就是骨髓活检检查;最后,还有其他检查,比如血清蛋白、叶酸、维生素12水平,来排除营养性贫血。
总之,随着医学进步,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发展,即使得了再障贫血也不要气馁。定期体检、早发现、规范治疗,再障患者也可以长期生存。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560.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2年8月4日 上午10:24

相关推荐

  •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首先还是一样,我们先理解清楚概念(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俗称“小儿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细胞而导致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疾病,它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也是应邀请,非专业人士,所以还请做个参考和建议哈!首先,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和家族遗传病史与该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

    2024年1月28日
    534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中医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中医谓之“髓劳”,属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范畴,已有的研究认为免疫功能亢进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凋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关于“髓劳”的治疗,目前主要围绕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造血刺激。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髓劳”中的应用得到不断推广,使得年轻患者(≤40岁)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2~82% …

    2022年8月8日
    915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全血细胞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全血细胞减少不一定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说是全血细胞减少症,这种情况就属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简称“再障”。骨髓就像一个工厂,它能生产出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然后释放到外周血里让它们行使各自的功能。由此可知,再障时不仅有贫血即红细胞的减少,还…

    2022年7月29日
    1.4K00
  • 慢性再障患者不适合怀孕

    做母亲是每一名适龄女性的权利,但是,不是每一个适龄女性都适合怀孕生孩子。在一些情况下,怀孕或分娩的过程可能对母体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对于这一类女性来说,应该在计划怀孕前把不适合怀孕的因素尽可能去除。如果完全不能改善,那为了母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考虑,放弃生孩子是最好、最安全的选择。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重型、普通型。病人的病程往往在一年以上…

    2022年8月3日
    1.1K00
  • 重型再障生存期要了解这些

    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急性白血病是造血良田的荒芜化,草盖住苗,有草有苗;而再障是造血良田的沙漠化,连草连苗都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危害极大,甚至超过急性白血病等其他造血疾病。 关于重度再障的生存期 医者表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儿童期较为严重和难治的血液病之一。急性重型再障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平均生存期只有3个月。这是…

    2022年7月13日
    1.1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