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有哪些

ITP病因和发病机制
ITP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免疫因素,我们人体的免疫因素它可以产生血小板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血小板抗体,产生的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就会加速血小板把它破坏;
第二个因素是感染,比如我们的细菌病毒感染都会导致我们血小板的破坏增加;
第三个因素是我们血小板产生的机制出现了问题,就是我们巨核细胞成熟出现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
第四点是血小板破坏的机制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肝脏脾脏产生功能亢进,因为我们血小板进入脾脏和肝脏要产生一定的支流,通过肝细胞脾细胞作用来破坏血小板,如果它的破坏机制增强,血小板就会加速死亡,血小板数目就会减少;
第五个因素是我们妇女的雌激素对我们血小板的影响,通过这五个病因病人都可能产生,我们临床出现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45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16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4年2月17日 下午9:41

相关推荐

  • 一直用中药调理西医治疗,血小板一直不稳定

    林夕妹妹,17周岁,现以休学,体重65公斤。 2018年10月开始发现长水痘,检查过程中发现血小板低,入住当地正规医院后,注射丙球两天,共320mg剂量,血小板上升,出院后,在家休息了一周回学校上课,半个月检查血小板一次,发现血小板回落。一次比一次低,差不多只有30-40上下浮动。 2018年12月,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医院建议吃激素,考虑到激素的副…

    2023年3月13日
    59600
  • 感染大量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

    1月2日傍晚,三岁半的姐弟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他俩玩耍,我做饭,一切如常。睡前,突然发现姐姐身上有点热,38.3度,发烧了,半夜最高烧到39.3度,说了一次耳朵痛,退烧药药效过去后有反复。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流感?流感的一大特点就是升温快,退热难,她体温升得慢,吃了美林能退到38度以下,而且上周弟弟流感她跟着吃了好多天奥司他韦作为预防,应该不是流感吧。…

    2023年1月27日
    775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儿童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录 病因与发病机制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时又称感染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前通常有病毒感染史。至于感染与随后出现的血小板暴发破坏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血小板减少均在病毒感染恢复之后发生,因此,血小板减少不可能是病毒对血小板的直接破坏所致,而可能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天然免疫反应引起。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是:①病毒感染后,机…

    2022年11月27日
    1.6K00
  • 血小板低怎么治疗?患者经历

    血小板低怎么治疗?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新病友还是老病友都会问,因为大部分人血小板减少是慢性的,所以你们会发现从住院到血小板升到正常出院后没过多久血小板又低,所以大家反反复复治疗都会很疲惫的问这个到底该怎么治疗?通过我从血小板减少患病确诊开始到复发史,很多病友认识了我。后来组建了病友交流群,这让我对ITP的认识从清晰到模糊,又从模糊到清晰;上个月刚做了血常规以及…

    2023年3月31日
    1.0K00
  • 发高烧血小板减少

    我家女儿到11月4号就满三周岁了,今年五月一号发高烧发现的血小板减少,第一次住院时血小板六六,没用激素治疗,打了消炎的血小板上来了就出院了。隔半个月复查发现血小板33,再次入院骨穿,巨核细胞860多,确诊ITP。开始点滴激素治疗一星期,查血小板200多出院改口服激素(6月4号开始口服激素),每天四颗美卓乐,分三顿服用。每星期复查,血小板高时140左右,低时8…

    2023年10月13日
    50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