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愈性疾病的“自愈”

人体的自愈和自我修复过程有复杂的机制。比如最经典的是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尤其是病毒的情况。这种类型的很多病都可以被称为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可能有权威的定义,但我自己还没有专门从权威的医学教材上找过官方定义,所以只能凭个人理解简单描述这类现象)。
人体的自我修复过程当然不止于此,有时候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也会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组织,或者攻击一些没什么致病性的抗原,这会引起免疫相关的疾病,所以事实上,免疫系统不一定好使。

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

此外,机体修复还有其他一些过程,比如细胞分裂修复受损组织、残余细胞的代偿、瘢痕愈合等现象。只要损害不严重,很多都能完全或部分修复。不同器官的不同病种具体情况可有不同,细节需要查专门资料或咨询医生了解。

“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一般来说,在没有严重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如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自愈并不代表患者可以完全不把疾病当回事,或者完全不用看医生不用注意身体健康,切记!

水平有限,以下举一些自己书上见过或者亲眼见过的情况。对病种问题比较有把握,但是分类、机制、病情轻重、自愈的几率方面介绍并不权威。后面说的“自愈”可能被不严谨地分为以下一些情形:
1.容易自发缓解,可以算“好转”,长期不再发病,但是也谈不上一定就“治愈”的,尤其是免疫相关的疾病。
2.人体可以自我清除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清除之后就算这次“治愈”了,但有些不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得。虽然没有严谨考证过,不过我们一般说的“自限性疾病”很多属于此类。
3.在人体生长发育不完善的时候会出现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生长发育可以自行好转或者治愈的疾病,儿科常见。
4.病因特别容易撤去,或者与生活方式有关,只要稍加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睡眠精神放松,不用打针吃药就能好的疾病,比如一些精神心理、内分泌疾病。
5.病的急性症状可以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但是患者仍有很高的患其他病的风险,这种情况虽然症状没了但也可能要继续进行其他方面的预防和治疗。

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

上面只是个不严谨的分类法。
需要注意的是:自限性疾病并不是一定不需要治疗,有些有必要对症治疗,或者采取医学上其他合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尤其是某些重症,虽然可以自愈,但是一旦自愈不了人可能性命不保,所以需要对症治疗乃至生命支持措施,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对于细菌感染的自限性疾病,可以对因治疗使用抗生素加快痊愈。而且人有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情况都不需要治疗,尤其是老人恢复能力可能更差。所以对任何没把握的疾病,都建议先找医生就诊,进行鉴别,明确诊断,遵医嘱,条件方便时尽量和医生充分沟通,对预后有一定判断。必要时需要随访,不要以为有些病有些时候甚至极个别情况可以自愈就不当回事
本回答无法用来指导远程看病,只能满足人的好奇心和收集欲望。无法评价和指导个人的处置措施。只要稍有一点拿不准的话,如果是为了保险起见,一概建议及时找大型正规医院医生就诊,医生检查之后说了不用治疗再放心回家。

水平有限,非常欢迎批评指正!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6148.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4)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6月8日 上午10:15
下一篇 2022年6月8日 上午11:12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用艾曲这个药是否一次性有效?

    十多年前公司体检发现血小板40个单位,但一直没去理。两次怀孕期间升上去了,但是生完后就降回到40个单位。因为之前一直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也没有去理。209年4月反复晕倒,最后入院,8个单位,诊断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后升上去了,到了2020年10月又掉下去,又用激素升上去。到上个月又晕发现又血小板掉下去,再次住院激素升板。 我估计,每次用激素应…

    2025年1月22日
    93200
  •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我拒绝了医生切脾建议

    冬去春来。治疗还是没有进展,而我却愈发的胖了。忽然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病房中打坐,呼啦啦进来一大群着白大褂的医生,在一位年长的医生带领下,直奔我的病床而来,把我围了个严严实实,难道给我会诊来了?我起身坐直,不解地望着她们。那个年长的医生指着我说,这就是典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满月脸、水牛背,然后亲切地问我,你还有哪些不舒服吗?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呀,把…

    2022年5月6日
    1.5K00
  • 血小板减少MDS待排除

    本人患血小板减少20多年,93年出生,大概5岁开始就喜欢流鼻血,好几次堵住鼻子,七窍开流。很恐怖。实在止不住就到医院挂丙球。这样住院共3次,几天后出院,因为还小,本地的医疗机构有限就没过多治疗,回家后喝中药,吃维C两年后没吃了。直到2006年第一次来月经来了15天走后,身上突现出血点,密密麻麻的,当地医院检查后,输了25瓶丙球加地米无效后输一袋血小板后转武汉…

    治疗过程分享 2023年4月8日
    836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呼吁血小板减少纳入门诊报销

    对于绝大多数ITP患者而言,ITP就像高血压一样,是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较长。目前虽然有创新药进入了国家医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这些药物多为住院报销,而约90%的ITP患者仅需要在门诊接受长期治疗。“鉴于这种临床现状,我建议将ITP用药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或者门诊慢性疾病报销保障范围。这样做会有至少三分之二的ITP患者获益,也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

    2024年8月14日
    1.4K00
  • ITP患者血小板43,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

    我是一名病史5年的ITP患者,2019年4月才有幸打听到苏医生这里看病。由于曾经口服过10个月的激素,去年8月底又检查出股骨头坏死。曾经一度感觉自己的人生完蛋了!苏医生一顿劈头盖脸的怒斥之后,彻底点醒了我。血小板常年处于20左右怎样?动不动就住院被下病危又怎样?在数值低至1的时候,仍然坚持每天三大碗苦药而没有输血小板。不是因为胆大,是心中有信念。我知道我的医…

    2023年1月4日
    1.3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