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谢病,这种罕见的病出现在身边真的很震惊

我们班一个女生得了戈谢病,在知道之前,这种病谁也没有听说过,之后通过网上的一点资料才了解的,现在同学们正在积极的想办法,筹款为我们曾经的小伙伴争取希望,新闻上也对她进行过报道。
高中的日子虽然远去好多年了,但是当时那些青春的岁月,不敢遗忘的,高中曾经的同桌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了,真不希望再看到,年纪轻轻的我们正要开始的美好日子就这样离我们而去,郗丽曼加油。毕竟我们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怎么样才能找到可以帮助她更大的力量呢?

有个合唱团叫萤火虫罕见病合唱团,组织者是戈谢病患者邹正涛,成员都是各种罕见病患者,可以试着联系下吧。他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乐观对待生活,发起的目的是他们觉得不能老是靠别人的捐助生活。邹正涛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更应该介绍这个团队给你们:
“其他病人可以从医生那得到安慰,而戈谢病人却不能,因为很多医院甚至连医生对此都很无知。”
首先戈谢病(其实很多疾病也一样)治疗花费很贵(以一个成年患者为例)一年至少要200万人民币。因为现在只有美国的健赞公司生产的思而赞治疗这个病现在一针大概是2到3万的样子而且这是根据体重注射的。能不能在医疗保险报销上给予帮助。其次能不能提高医务人员对着病的认识因为戈谢病患者有很多一开始被误诊的。比如说出现什么情况就要小心是不是戈谢病要做戈谢病相关酶学检查。

戈谢病
戈谢病

戈谢氏病是什么病?戈谢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病症,属于罕见病。该疾病是由于人体的溶酶体内的缺乏酸性β-葡萄糖苷酶这种物质而致病,常表现为多系统的脂质沉积,累及骨髓、肝脾、骨骼及神经系统。
根据戈谢氏病的急缓、内脏受累程度以及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将其分成Ⅰ型、Ⅱ型、Ⅲ型3种类型。
Ⅰ型:又称慢性型、非神经型、成人型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发病者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无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发病越早,酶活力越低。通常I型患者葡萄糖脑苷脂酶的活力相当于正常人的12%~45%。
Ⅱ型:又称急性型、神经型
  多在1岁以内发病,最早于出生后1~4周出现症状,病情随起病早晚而不同,可在2岁前死亡。除I型的症状、体征外,神经系统症状明显。Ⅱ型患者的葡萄糖脑苷脂酶活力最低,几乎难以测出。
Ⅲ型:又称亚急性型、神经型
起病较Ⅱ型缓慢,可在婴幼儿期发病,除内脏受累外,可有1项轻、中度神经系统表现,多数在10岁左右出现。Ⅲ型智力障碍较轻,智商在70左右。根据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程度,Ⅲ型又分为:Ⅲa型,有2项或以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轻度内脏受累;Ⅲb型,仅有眼球运动失调,伴进行性内脏受累;Ⅲc型,眼球运动失调伴进行性心脏瓣膜钙化和内脏受累。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2207.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2月18日 上午9:47
下一篇 2023年2月18日 上午9:53

相关推荐

  • 长时间反复丙球提升血小板会效果越来越差

    丙种球蛋白虽然能够促使人体血小板数值的提升,但长期反复使用容易导致病人产生依赖性。人体会给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如果长期依靠输入丙种球蛋白,会抑制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最终导致人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动不动就病原体侵入。 长时间反复丙球提升血小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物制品都存在或严重或轻微的病症反应,丙种球蛋白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如若血小板减少症反复注射会容易引…

    2023年5月31日
    10500
  • 莫闻“骨髓穿刺”色变,贻误病情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国人受孔孟思想影响,以及对血液、骨髓等生理组成认识的局限性,对抽血、抽骨髓等检测怀有莫名的恐惧。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骨穿会伤元气吗…

    6天前
    31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减少了解ITP

    “ITP”不可怕,客观的认识疾病,乐观积极的治疗最重要。ITP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参与增加出血风险的活动,最重要的是接受规范诊治以控制疾病。积极同医生、家人、病友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的质量!科学了解血小板减少相关 疾病常识,增进病人之间的交流,倡导病友乐观积极的精神!血小板减少 可以百度搜“ITP6”, itp6让更多新病友了解疾病!…

    2022年6月7日
    56900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病原因

    TTP为不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国内外均陆续有报道。女性多见,无明显种族差异。发病年龄可以从婴幼儿至90岁,高峰期在30~37岁,中位数年龄为35岁。病因未明,尚无特效治疗,因此预后差。目前推测主要是由于小血管病变,可有毒素、药物过敏、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胶原性疾病等学说,但均未能证实。常见于伴有小血管病变的疾病,如红斑性狼疮、多发性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和…

    2022年8月14日
    43400
  • 再障发病原因是什么?不明白怎么得病的

    很多病人会疑惑,本来五大三粗的小伙子、还有那些山珍海味不断的暴发户,这些人也会得再障,还有天理么?还有法律么?很多病人家属也很紧张,他们和病人一起生活,这种疾病会不会传染、会不会遗传、会不会生活习惯相近的人也罹患。很多人得了再障却经过种种治疗疗效欠佳,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再障的发病原因到目前没有官方定论,但是学界对再障发病有合理的猜测,…

    2022年8月10日
    28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