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是多少?
答:依据再障发病缓急、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在临床上,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依其发病病因则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一种被称为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的先天性再障占2.5%,多在10岁内发病,多数有家族史。后天获得性再障,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约占70.3%,能查明原因者称为继发性再障,占16.9%。近年来继发性再障已有明显增加。再障在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年龄高峰居20至25岁之间,在远东地区男性多于女性,中国北方多于南方。国内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7.4,其中慢性再障为10万分之6.0,急性再障为10万分之1.4。包括中国的亚洲居民(尤其是远东)的再障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居民(包括亚裔人)。

发病率
发病率

很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系,比如说肝炎病毒,有可能会导致肝炎病毒相关性的再障。
还有很多药物有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比如说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的药物,保泰松,解热镇痛类的药物。
如果是长期接触x射线,镭元素,放射性核素,或者是长期接触一些含有苯以及苯的衍生物的有机溶剂,也有可能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影响骨髓细胞的生成,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很多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继发于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比如说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避免以上危险因素的接触,有可能能够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008.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下午3:37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下午5:15

相关推荐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方法 一、防止与毒物接触在周围环境中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除去或避免接触。禁用一切对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二、支持治疗(一)重视个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用抗菌防腐肥皂和电剃刀,重视口腔卫生、用软牙刷和大便软化剂。各种注射、穿刺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白细胞计数特别低者(中性粒细胞<500/mm3或<0.5×10…

    2022年7月11日
    1.2K00
  • 得了再障不能上班上学,真的如此吗?

    对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言,这不可谓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病情加剧,威胁生命的可能性很大,也因此,大家多认为得了再障,只能在家休息,不能上班,上学,真的如此吗?再障病人因病情原因体质较弱,但并非不能上班,上学对再障患者而言,能够正常生活,血象稳定是必要条件,而患者想要正常上班上学,一般需要将血象稳定在:血红蛋白(Hb)>80g/L,血小板(PLT)…

    2022年7月7日
    2.3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早期再障患者要注意症状

    再障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明确,但是,大部分临床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对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发生攻击,是导致再障发病的主要机理之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贫血中的一种,大家要多重视再生障碍性贫血。接下来,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分析介绍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到底有哪些?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再障的早期表现有…

    2022年7月11日
    1.1K00
  • 再障可能不是原发而是其他病转化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骨髓衰竭型(BMF)疾病,对此可以分为先天性以及获得性两种,在获得性骨髓衰竭型疾病中又被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简单来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是原发而来,也可能是继发发病。下文进行相关解析。再障可能不是原发的,而是其他疾病转化来的……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分类:AA属于骨髓衰竭(BMF)性疾病。BMF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而获得性BMF又分为原发…

    2022年7月15日
    1.3K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日常注意十点,治疗效果翻倍

    再障病友的治疗除了依靠药物外,自己还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以下十点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正确对待、树立信心要有坚强的信念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治病也一样。只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病情会一天天好起来。要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由于疾病痛苦,病友往往出现急躁,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等。再障病友本来机体免疫机能已…

    2022年7月11日
    96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