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障的七个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泛指原发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再障发病是由于机体存在遗传易感因素,并存在以下几个诱发因素:
1.各种形式的放射性或电离辐射,如:X线、C线或A粒子、放射性碘等物理因素。
2.包括苯、杀虫剂、工业用胶水及油漆等的化学因素。
3.如氯(合)霉素、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汀复方制剂等药物因素。
4.某些病毒,如肝炎病毒、EB病毒、水痘病毒等、细菌(分枝杆菌等)。
5.原虫感染等生物因素。
6.环境社会因素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问题

问题1:身体出现哪些预警,要当心再障来偷袭?

感冒、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后或不明原因发生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青春期女孩及成年女性不明原因月经过多等出血表现;不明原因周身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以及反复发热、感染等情况应警惕血液系统疾病,但上述表现均非血液病特异表现,所以不必恐慌。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可初步确定是否存在血液异常。
如果血液常规检查发现贫血(Hb低于正常值)、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绝对数低于1×109/L)和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100×109/L),尤其是血小板减少(必要条件)伴发贫血或粒细胞减少,应到血液专科进一步就诊进行明确诊断。

问题2:再障的规范诊疗有哪些意义?

儿童造血衰竭中,约80%的患儿为获得性再障,但有约20%的患者为先天性造血衰竭,包括范可尼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舒-戴二氏综合征、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先天性纯红细胞再障、血小板减少伴桡骨缺失综合征以及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上述先天性造血衰竭的患者中约60%伴发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头颅小、眼裂小等;约40%的先天性造血衰竭不存在发育异常,该部分患儿尤其需要与再障鉴别。
再障与先天性造血衰竭的治疗选择不同,因此精确诊断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通过详细的家族史询问、体格检查,同时借助于二代测序的基因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获得精准诊断。

问题3:再障能治好吗?再障患者必须做骨髓移植吗?

再障按造血衰竭的程度分为超重型、重型、输血依赖非重型及非输血依赖非重型四种情况。根据精确的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超重型、重型及输血依赖非重型的患者,如果有HLA同胞全相合供者,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率在80%以上。如无HLA同胞全相合供者,可选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进行强烈免疫治疗,长期有效率60%~80%,也可以选用HLA不全相合亲缘(6/10以上)或非血缘HLA全合和不全相合(8/10以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获得60%~80%的长期有效率。如果强烈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不能实现,可以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输注血制品及预防感染的基本治疗,20%~30%的患者可以获得疗效,也可以尝试联合二线治疗药物艾曲波帕治疗,但由于该药应用时间短,近远期不良反应及疗效尚无大样本队列研究支持。
非输血依赖非重型再障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国际指南推荐等待观察,但约60%的患者最终进展为输血依赖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我国目前对该部分患者采用环孢素、雄激素及中成药等治疗,长期有效率约60%。

问题4:再障的治疗难度比白血病大,真是这样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良性)与白血病(恶性)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治疗方案不同。尽管两种疾病都会涉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移植前的给药方案和移植后并发症的处理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具有可比性。

问题5:为什么再障患者要做好“四个预防”?

再障患者血象各项指标均处于低下水平,发热感染可进一步加重造血衰竭,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出血、劳累等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症状,使机体各脏器承受更大的负担,给疾病恢复带来困难。因此,再障患者要做好“四个预防”:防感染、防发烧、防出血和防劳累。

问题6:家属应该如何照顾再障患者?

家属应该首先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上注意卫生、清洁,吃非油炸易消化软食,以防肠道感染或坚硬食物损伤牙龈、口腔黏膜造成溃疡、出血;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动作轻柔;在干燥环境下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滴医用液体石蜡)以防出血、反复填塞止血造成鼻腔局部感染;注意手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养成便后坐浴清洁的习惯,以防痔疮发生及感染;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减少鲜花等植物过多放置,并远离建筑工地,预防由此带来的真菌感染。

问题7:再障会遗传吗?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遗传。但先天性造血衰竭的患者因为存在基因异常,在后代中遗传患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349.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午3:32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IST、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案例、问题、总结!

    IS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几个观点我们是要关注的:一、IST的治疗方案的研究有瓶颈,还不如白血病的研究成熟二、h-ATG(马提取的ATG)比 r-ATG(兔子提取的ATG)要更成熟,ALG(猪提取的)的效果是相对马和兔子要差,加拿大现在用h-ATG三、IST西医强调反应率而不是长期生存率,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控制复发和提高治疗反应率四、IST的复发率国外有3成,…

    2022年8月12日
    68700
  • 再障病人睡得好能涨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情恢复跟良好的休息、睡眠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每一位患者都是如此。很多病人对此不太重视,要知道对于血象低下的再障病人,每日的血对基本的生活要求供给都比较困难,所以休息好比吃得好更重要,只有合理针对性的治疗匹配上合理的生活作息方式,才能帮助病情尽快恢复,血象的提升稳定。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睡眠状态下的主要生理变化! 关于血压:睡后第一小时血压呈进行…

    2022年7月15日
    611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慢性再障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慢性再障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慢性再障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不注意保护,易合并许多病症加重病情,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患者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给予对症和止血处理;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保持病室清洁,每天空气消毒,白…

    2022年7月11日
    51900
  • 再障病人该如何改善造血功能?

    急性、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初始发病的时候血象就表现极低,有的病人甚至两三天就要输一次血,更有的病人因为吃药效果不好、移植无条件等原因只能常年依靠输血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若是发生输血抗性问题,病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很大的危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除了输血以外,还能改善造血功能的治疗。再障疾病的患者促造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雄激素,适用于全部再生障…

    2022年7月8日
    817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断分型和MDS白血病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组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而无异常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骨髓衰竭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后者又可根据是否存在明确诱因,进一步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获得性再障占绝大多数,常无明确病因可查,为原发性。如无特殊说明,“再障”通常是指获得性再障。明确…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