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多次做骨穿才能确诊?

多次进行骨髓穿刺主要有以下3个目的:
(1)诊断需要:为了确诊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及确定疾病的分型,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及进一步行骨髓象、免疫分型等相关检查。
(2)评估疗效及预后: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需要多次进行骨穿,以了解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调整治疗方案。
(3)监测病情变化: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时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以评估目前的病情。

骨穿示意图
骨穿示意图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这种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骨髓活跃程度。而骨髓活跃程度主要是采用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手段来检测判断,但一次骨髓活跃度并不能就此确诊,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在做这类检查的时候很痛苦,尤其病人是孩童的时候,一次骨穿家长们就心疼不已,而且每次检查花费也不少,往往有很多患者或家属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让做多次骨穿呢?一次不可以吗?

不可以!举个例子,把人体的骨髓液比作一条河流,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就是这条河里的鱼,那该如何确定这条河有多少鱼呢,如果把所有的鱼都捞出来一条一条数这显然是不行的,先不说要浪费多少财力,就是这样大规模捕捞也很容易会破坏掉这条河的生态系统,得不偿失。

这时候就要用到了咱们高中时候学的统计学了:抽样调查,以小看大。大家都知道,抽样调查样本很重要,这个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否则统计出来的数据就不真实。因此咱们就不能只通过一次捕捞来判断,而是需要多次捕捞、多地点捕捞,从而评估出这条河流里有多少鱼。同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多少也需要多次、多部位不同层面骨穿才能科学有效地判断,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该类疾病或疾病的严重程度,防止出现“抽样误差”,保证“样本”的准确性。

骨髓活检报告的结构
骨髓活检报告的结构

再障这种疾病的诊断不仅需要参考骨穿结果、骨髓活检,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情况等一起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而临床表现、血象结果不仅仅受骨髓活跃程度影响,真菌感染、饮食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影响,所以骨髓检查作为重要指标更不能出现误差了。因此不论诊断标准更改多少次,多部位、不同层次的骨髓穿刺(包括胸骨)检查都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大家不要太过惧怕骨穿,担心骨穿对人体会造成危害。拒绝骨穿的患者最大原因就是担心骨穿对人体造成损害,担心抽出去的骨髓太多,人体自身供应不上。事实上,人体的骨髓液有2600ml,而每次抽取的骨髓液也就0.1ml,这点量对身体是完全没有影响的,而且人体还是可以再生的,并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这种情况。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地面对骨穿,不要一味地拒绝骨穿等检查反而贻误病情。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772.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下午9:20
下一篇 2022年8月10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

  •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介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丙酸睾丸酮、氯化钴、一叶萩碱、左旋咪唑、泼尼松、环孢菌素A等是目前常用治疗药物。 一般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勿用抑制骨髓的药物,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型病人加强隔离,注意皮肤、口腔、外阴卫生,感染时加强抗炎治疗;血红蛋白<60—…

    2022年7月15日
    54600
  • 再障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移植

    看了很多再障病人交流的信息,至少给我的印象,再障治疗首推免疫抑制,用环孢素或联合ATG使用,效果还是乐观的。 严重的再障在治疗无效或有合适供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移植。这只是我的感觉。 可是也有医生认为移植是根治,药物是缓解······还有复发也是个问题,不知是很多医生停药的指征不对还是再障真的是很容易复发? “HSCT是治疗AA的首选方法,也是根本方法。然而供…

    2022年8月6日
    42200
  • 常用免疫抑制组合疗法的临床的毒副作用

    几种常用免疫抑制组合疗法的临床的毒副作用 ALG和ATG,这2年还有CTX已经推广为西医治疗急重再障的主要方案,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抑制疗法亦可破坏正常免疫反应,作为患者家属要了解的,而且这些制剂多具有细胞毒性,因此必须重视免疫抑制疗法带来的毒副作用。同样,长期服用口服免疫抑制剂CsA/MTX/MMF,特别组合使用,长效的毒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大…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策略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病之一,它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青少年儿童与老人是其高发人群,急、重型再障病死率高,慢性再障迁延难愈。进而导致出血、感染、贫血,重则危及生命。再障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病来势凶猛,因此及时、规范的治疗尤显重要。那么发现再障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目前,西医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雄激素、抗淋巴细…

    2022年8月5日
    378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再障患儿要做好的防护工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细胞低下,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一切的防护工作,最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危害风险。再障病友群体:家长如何照顾血象异常的患儿? ——关注检查孩子的口腔部位 这是很重要的地方,有的重度再障患儿比较小,不懂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作为家属就需要主动耐心的每日早起观察孩子已发生疾病病灶的部分,比如口腔,咽喉,牙龈等部位,看有没有破…

    2022年8月5日
    429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