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必读: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病人

开头提示病友:ITP指南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意味着患者一定要多了解这个病慢性病)!

医患共同决策减少失误

医生是诊断和治疗的专家。患者是对自己的身体、人生价值、经济状况、治疗预期、治疗效果最了解的人。 他的情绪和心态也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医患关系的本质是联盟,在疾病这个恶魔面前,只有互相信任彼此的优势共同决策,才会作出最佳的选择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与患者家属,聪明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是会知情、会选择、会寻求支持。聪明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是不逃避,要主动了解的病情既不能只是信医生的权威,又不能又是各种不信任

医生喜欢什么样的病人呢?一句话:顺从,尊重医生权威的病人;如果加上病人有钱而且舍得花钱,那么绝大多数医生会更喜欢。医生这一群体,官方的评论是:绝大多数医德很好,有一小部分人很混蛋!就像领导口头上经常挂的:绝大部分…(啰唆一大堆后,该你竖起耳朵听的话来了)但是,极少部分…然后我即时的想法是:这个“极少部分”肯定大到一定的份,总之绝对不会少。

当然医生得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它的准则应该是:尽心尽力地为患者解决痛苦,而后得到合理的职业报偿。如果你非得认为当医生拼尽其所有为患者解决痛苦,是他分内的事,不应考虑太多的回报!我觉得你简直是火星来的!但如果医生先把职业回报放在首位,把为患者解决痛苦摆在后头,这就有问题了——这才叫不专业、才叫没有职业操守

黑心医生
黑心医生

慢性病,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有一句话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没有哪一位知己能够像自己一样24小时陪在自己身边。医生交代完一些事项之后,是否遵守,遵守的程度如何,都是靠自己
病在自己身上、医生不是自己的亲人,你的病痛与医生无关,医好了是自己的运气!医不好医生他们不是神!

掌握足够疾病医学常识

聪明的病人不一定是医生喜欢的病人,聪明的病人应该是:能从医院那里得到最多帮助、最有效治疗的病人!什么叫聪明,能最好、最划算把病稳定好了才叫聪明!其次,尽量的不去直接挑战医生的权威
前提是:只要你掌握了足够的医学常识!而不是啥都不懂就趾高气扬的患者,医生最最最痛恨的是那种什么都不懂还指手划脚的患者。

暴力医患
暴力医患

聪明的病人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病人,当然也包括医生。生了病的医生一点儿都不比普通的病人强到哪里去,甚至还会更敏感、脆弱、绝望
但有一点,生病的医生一定会是一个比较聪明的病人,因为他知道怎么就诊才能更快更好地看病。那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聪明的病人呢?

一个聪明的病人,很容易就利用现有的各种渠道来获取他有用的信息。现在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哪个医院在治疗这一块比较在行,这个医院哪个医生比较优秀,比较有责任心……获得这些知识难吗?

其实不难 这些其实ITP6病友网站(https://www.itp6.com/)内或多或少有推荐权威大咖
勿去网络中搜索能治愈的医院及医生警惕医疗广告以及虚假夸大宣传

虚假夸大宣传
虚假夸大宣传

聪明患者对医生的疑问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首先他会有疑问:
①就医生目前掌握的证据,足以确诊我的病吗?
②医生对我的病情判断准确吗?
③医生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他们的治疗方案是合理的吗?
④治疗方案与我的经济能力相匹配吗?

病情每一次记录

血常规记录表
血常规记录表

做一个“聪明”的病人,于医于患都有利。于医,可以尽快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过去(血象表、既往史、治疗史、转归史等!认真做好病情记录非常之重要)、现在(主要矛盾是什么、需要目前处理的是什么、怎么处理才会更好等)以及未来(潜在的风险、病情的趋势、可能的结果、后续的复查等)。这样可以让医生少走弯路,缩小诊断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于患,最重要的是减轻病人痛苦,尽快地给予相对准确的治疗,同时也减少经济负担

正确和医生沟通

聪明的病人是知道怀疑并敢于提建议的人:尽管医生从不喜欢这样的病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值得你全部的信任,他们会出错,甚至有些不良医生会故意欺骗,这些并不少见,某些医生使出浑身招数来谋求经济利益,夸大病情,恐吓、误导无所不用其极,尽管这种人并不多。而这个怀疑是在你掌握一定的相关信息,在尊重医生的前提下的怀疑,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下面这个文章是一个误诊案例!

这是一个误诊案例
误诊
误诊

学习了解疾病

聪明的病人当然知道医学是很专业的,由于专业,所以他得依赖医生;但他还是会怀疑,这不仅是信不信任医生的问题,这是你对自己态度的问题——我的身体我当然希望得到最好的尊重,最专业的对待
如何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 以及患病家属负责!对于患者而言多去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是唯一途径、也是稳定心态的唯一途径!
所谓的心态奔溃、郁结、都是对病的不了解

热心病友

咱们病友群,ITP6病友网站,及公众号 科普知识,就是让大家都做一个聪明的病人!交流群里的热心病友 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自己治疗的经验 教给一些在治疗上迷茫的病友。只有我们病友之间都抱团,才有可能减少张煜医生所说的医疗黑暗面,才能尽可能的去缩小医生和患者的信息差,让患者也有知识和医生交流

合理沟通
合理沟通

其实咱们这些人,当初治疗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也都在想如果当时第一次生病的时候有一个高人指点的话得少走多少弯路少花多少冤枉钱。
但是,我没这么好运….
我们希望能给现在生病的患者,带来好运。
想让他们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每一次的治疗都是为了什么(治疗目的)!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6407.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78)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下午2:43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 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血小板降低

    今年开春,举国上下被武汉新冠病毒的疫情搅动得天翻地覆,老百姓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和过去最不一样的就是到处被测体温,回家进出小区测体温,买东西进超市测体温,看病进医院更要测体温了。这段时间,大家最担心自己发烧,一旦新冠病毒感染发烧就可能被带走隔离,听上去有点恐怖。事情往往是你怕什么就来什么,这段时间好像冠病毒感染的病人也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常常合并有血小板…

    2023年1月9日
    2.5K00
  • 黄鼠狼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黄鼬这种小动物多数在夜间活动,被人称作是黄鼠狼,虽然形容它的词都不好,这是一种药材对抗癌化肿瘤有很好功效,现在不少人免疫力低下,气血不足,就会选择黄鼬来给大家调理身体,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抵抗力。 黄鼠狼是一种比较小型的食肉动物,通常都…

    2023年2月18日
    1.5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降低反反复复5次了,到底该怎么办,还能好吗?

    我女儿8个多月时鼻出血,去检查血小板只有1,当时快把人吓死了,直接就去西安交大一附院诊断为重型ITP,给予激素,丙球,血小板等治疗正常出院,之后口服波尼松,减量以后血小板一直往下掉,一个半月后掉到7,就又住院激素+丙球血小板升至68出院,过了半月可能合并支气管炎血小板降低至4,又是激素+丙球血小板升至260出院后大夫说每4周地塞米松冲剂一次,一般为2到5次,…

    2023年1月18日
    51100
  • 如果没有血小板减少这个病,该多好

    2018年冬天,是的,还是 一个冬天,当时还在学校,觉得气温骤降,对于一个一直手脚冰凉的人来说,手背上红红的乌青的颜色在冬天不算什么,可是,在一个起来的清晨,臭美的自己发现手上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点点,顿时吓坏了。还好寝室当时有个百科全书,她说可能是血小板少,因为她的父亲也是偶尔有这样的点点。终于磨蹭到了医院,医生说可能是冷着了,额,什么医生啊,在我的一再坚持下…

    2023年3月4日
    32800
  • 关于血小板检验误差-指血和静脉查血小板的差别

    首先我们要了解血小板波动是很大的,正常是10万到30万,这么大一个区间,15万和25万几乎没有区别,但是8万和10万就需要观察,如果发现3万5万了,就要复查了,因为毕竟3万以下是有出血危险的。 血小板检验的误差一直在困扰我们,我相信同样也在困扰医生,大家多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不会太迷茫了。 大血小板变成了红细胞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医院验血,因为那次刚输过丙球…

    2023年3月9日
    45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